中研院提借嘉義市立博物館化石藏品進行跨國研究計畫

by | 4 月 28, 2022 | 生活

【威傳媒記者宋其佳/嘉義報導】

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之海洋古生物實驗室,是由林千翔博士帶領研究團隊,因看重嘉義市立博物館所藏之嘉義牛埔地區魚類化石標本,預計進行嘉義地區魚類牙齒化石研究,同時也正與捷克科學院進行跨國研究計畫,亦將針對這批魚類化石標本做更深入的研究,期待發掘更多古生物學的奧秘。

嘉博館化石
嘉博館化石
民眾參觀嘉博館化石
民眾參觀嘉博館化石

  嘉義市立博物館甫於110年完成全館展示更新並重新開館,2樓展望諸羅常設展廳的化石區,展出深具嘉義地區代表性的化石,館方典藏包含大量的鯊魚及魟魚牙化石、硬骨魚化石及其他海洋生物如藤壺、海膽、螺貝類等,極具研究價值。中央研究院為配合國際「生物多樣性公約」拯救瀕危物種,於2004年成立「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」,其下的海洋古生物實驗室由林千翔博士帶領研究團隊,以研究現生海洋生物及其化石的多樣性在時空間上的變遷為主軸,團隊表示如能將館藏化石依化石形態進行分類鑑定,就能重建特定時空的海洋生物群聚結構,也可對物種多樣性變遷等生態問題做出貢獻。

嘉博館化石

  臺灣出產的各類化石中,魚類化石因完整的骨骼化石非常罕見,而且標本常因保存狀況不佳,很難進一步分析研究,因此研究古魚類多樣性,一直以來都有「樣本取得困難」的根本性問題及其伴隨的觀念,沒辦法蓬勃發展。研究團隊視嘉博館這批化石藏品如珍寶,將在實驗室中以外部形態進行分類鑑定,再以3D及μCT掃描方式分析結構,進行嘉義地區更新世早期之六重溪層軟骨魚類的牙齒化石研究,成果有助於重建更新世時期臺灣西南部地區的鯊魚、魟魚群聚組成,探討自約兩百萬年來以來魚類的群聚變化,而保留下來的化石標本影像檔案,亦可作為未來相關研究工作的開端。

嘉博館化石
嘉博館化石

  林千翔博士日前到嘉義市立博物館提借23件魚類化石,除了進行嘉義地區魚類牙齒化石研究,也將與捷克科學院執行臺灣地區魚類化石的國際研究計畫,期待嘉博館的化石藏品能為臺灣魚類化石研究寫下嶄新的篇章。

[臉書留言]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