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聲《感質》引領觀眾從光影中感受生命獨特質地

by | 5 月 13, 2022 | 娛樂

【威傳媒記者陳惠玲報導】

  歌劇院第三屆駐館藝術家鄭伊里,擔綱作曲、概念暨導演與其團隊完成一齣作品《感質》,那是透過表演者肢體觸動特別打造的介質裝置,即時發出獨特電聲,在劇場中穿梭迴盪;同時搭配大型投影,並融合歌劇院建築元素:光、空氣、水等介質,創作出「多媒體光影互動電聲肢體劇場」,這部作品將於5月14日、5月15日下午14:30,在歌劇院中劇院演出。

  今(13)日上午,歌劇院在中劇院舉行「2022 NTT-TIFA歌劇院駐館藝術家鄭伊里《感質》」彩排記者會,開場前演出長達15分鐘的精彩段落,接著由藝術總監邱瑗主持引言,作曲、概念暨導演鄭伊里、表演者雷雅涵、羅翡翠等座談分享演出與創作內容。

開場前表演者演出長達15分鐘的精彩段落(圖/陳惠玲攝影)
開場前表演者演出長達15分鐘的精彩段落(圖/陳惠玲攝影)

  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表示,鄭伊里是歌劇院首位駐館作曲家,她曾在荷蘭、德國等國際重要音樂平台發表作品;在駐館之初,她即在歌劇院5樓美聲涵洞種植辣木樹苗,觀察環境介質對樹苗成長的影響,進而激發她將歌劇院建築核心元素:光、空氣和水等介質融入創作中。她說:「這兩年幾乎天天都跟《感質》在一起,因為每天早上第一眼就看到鄭伊里在歌劇院涵洞種植的辣木樹苗,可以說跟著它成長茁壯,這棵樹苗的高度已經生長比人高了」。

  鄭伊里表示:「這次創作過程很漫長,從一開始對表演者身體的興趣,還有從電子音樂研究到發現原來電子訊號是存在有機體裡,而從電子音樂會發展到研究植物也是意想不到的。觀察植物生長過程的趣味,體悟到任何自然生命都是獨特的,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人或樹,於是將這些想法融入創作;我從小演奏樂器,對可觸物件有很深的連結,所以產生對介質研究的興趣。《感質》是表演者用身體取代真實樂器來演奏,以土、水、霧等介質設計聲響裝置,再透過表演者的體感差異而產生不同電聲音頻,帶給觀眾更多體會與聯想」。

開場前表演者演出長達15分鐘的精彩段落(圖/陳惠玲攝影)
開場前表演者演出長達15分鐘的精彩段落(圖/陳惠玲攝影)

  鄭伊里指出,《感質》分為〈逆生樹〉、〈地〉、〈醒〉、〈霧〉、〈光影〉及〈水〉等6個段落,運用多項感測技術,打造不同型態的電聲裝置。第一段〈地〉在2個鋪滿發泡煉石的圓形木箱上,嵌入極為敏感的聲音偵測系統,演出者趴附在發泡煉石上磨擦打擊,才能演奏出鄭伊里在樂譜中所強調的精準聲響,2位表演者經常排練到手腳破皮,堪稱如「天堂路」般的音樂演奏。

  〈霧〉和〈光影〉段落則運用動態影像偵測,透過肢體在空氣中比劃動作,即時轉化不同強弱頻率的電聲;最後一段〈水〉,利用身體電量訊號差異,結合生理感測器設計「水盆電聲裝置」,表演者以手撥、打、攪動水觸動聲響,在燈光照射下,手與水波光影斑斕,充滿詩意。

二位表演者雷雅涵、羅翡翠皆是音樂家

  一般的樂譜寫的是音符,鄭伊里創作的樂譜寫的是演出者的表演動作,極為強調與裝置配合的精準度。表演者雷雅涵、羅翡翠拋棄原本擅長的法國號和大提琴演奏,以身體為樂器「演奏」即時電聲,排練過程不僅要熟記動作姿勢,還需掌握音頻強弱與速度,才能準確傳達作品所要傳達的聲響。

歌劇劇藝術總監邱瑗,駐館藝術家鄭伊里與表演者雷雅涵、羅翡翠等藝術座談。(圖/陳惠玲攝影)
歌劇劇藝術總監邱瑗,駐館藝術家鄭伊里與表演者雷雅涵、羅翡翠等藝術座談。(圖/陳惠玲攝影)

  羅翡翠從音樂走到劇場探索聲音的可能,她認為做演員和音樂家之間最大的差異,在於對樂器的認識,20多年來都是用大提琴樂器在手上操作,現在透過自己身體當作樂器發出聲音,然後跟這些介質互動,其實這周在劇場中演練,這次又有不同的感受,感受到觀眾也是介質之一,觀眾的加入讓這個作品的能量變得不一樣,過程中如何找出身體的可能性或延展是比較挑戰的。

  該如何欣賞這樣的演出呢?雷雅涵認為或許放掉任何腦袋中的期待,不只是聆聽聲響,更多的是開放你的感官在劇場裡全然體會,將會帶來驚奇的感受。

  邱瑗總監提問此次作品提到的是自然界的物,為何會下標為《感質》呢?

  鄭伊里指出,《感質》(qualia)取自哲學詞彙「感覺性質」(sensa qualia),每個人其實對感知、感官、看到、聽到的東西都有一個很中性的狀態,且是獨一無二無法被取代的,每個人看到這個作品都會有不同的感受,而那個感受不是絕對漂亮或是好聽或是….,當初會下此標題主要是對作品或表演者對中性的感質出發,包含植物和人一樣有感知的,但它看事物和對這世界的感受是更中性的。我覺得人是比較自我中心的。」

歌劇院大廳還設置《感質》的互動裝置,民眾好奇體驗。(圖/陳惠玲攝影)
歌劇院大廳還設置《感質》的互動裝置,民眾好奇體驗。(圖/陳惠玲攝影)

  邱瑗總監提問《感質》這作品如果再演出會有繼續看好的地方嗎?

  鄭伊里肯定表示:有,因為團隊已經盡力完成將作品放到中劇院,當然在過程中表演者對身體開始慢慢有許多疑問和解答,工作過程中也對介質的感觸等等,其實有非常多的想法及養分,這些東西是需要時間去消化,所以現在也很難想像《感質》如果是晚一點點出或是早一點點出會長得怎麼樣,因為隨著時間我們的想法和感受都會改變,但有這樣的經驗並和團隊合作,把作品做出來這過程中有非常多的回饋,而這些回饋肯定會再長下去變不一樣的狀態。

  邱瑗表示:「近代音樂大多追求更多不同的可能性,非常期待《感質》有機會能在不同場域演出,因為不同空間中都存在許多不一樣的介質,都會帶給作品不同的刺激與效應,雖然它不是典型作品的類型,但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,open your mind,歡迎大家來歌劇院感質一下」。

[臉書留言]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