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樂時代劇場《四月望雨》經典重現 歌劇院八月登場

by | 7 月 27, 2022 | 娛樂

【威傳媒記者陳惠玲報導】

  音樂時代劇場於2007年製作台灣音樂劇首部曲《四月望雨》音樂戲劇,演藝臺灣近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一段歷史塵封、埋藏在台灣歌謠〈四季紅〉、〈月夜愁〉、〈望春風〉、〈雨夜花〉背後的愛與時代記憶。今年七月《四月望雨》經典重現,甫結束連續三場「重返國父紀念館」的演出,緊接著將於8月20、21日巡迴臺中國家歌劇院,為中部觀眾帶來1930年代大稻埕摩登繁華的「跳舞時代」。

  昨(26)日上午,歌劇院舉行2022 夏日放/FUN時光—音樂時代劇場《四月望雨》宣告記者會,開場由演員江翊睿、賴珮如、朱海君、陳彥廷、于浩威,帶來《四月望雨》精彩的段落歌舞表演,緊接著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、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楊忠衡、製作人孫文凱以及四位演員,進行藝術對談,分享這齣音樂劇的內容與演出心得。

《四月望雨》記者會現場演員江翊睿、賴珮如演出畫面(圖/陳惠玲攝影)
《四月望雨》記者會現場演員江翊睿、賴珮如演出畫面(圖/陳惠玲攝影)

  《四月望雨》是第一部以臺灣本土語言發音、本土人物為題材的音樂劇,2007年首演後創下3年內演出28場的紀錄。以臺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生平為經緯,描寫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夕,一群懷抱著文藝理想的青年男女,在短暫卻摩登的「跳舞時代」,展開一段經歷理想、希望、破滅與重生的血淚故事。是一部交織歷史足跡、文化衝突、血淚深情的經典時代音樂劇。

15年後重製《四月望雨》耗資千萬元

  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引言主持藝術對談,其中提到此次重製花費耗資多少?製作人孫文凱指出,今年重新製作《四月望雨》是不計成本的,耗資約一千萬元,15年前首演陣容已經非常大了,當時有15位演員,而今年演員就有17位,希望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舞台視覺、服裝造型與舞蹈編排,舞台的空間感也完全不一樣,7月於臺北演出三場後獲得很好的迴響,8月來到臺中演出,期待中部觀眾來觀賞。

《四月望雨》記者會後合影畫面(圖/陳惠玲攝影)
《四月望雨》記者會後合影畫面(圖/陳惠玲攝影)

  談到《四月望雨》重製演出是否有新的期待,楊忠衡表示,這部戲相隔15年再演出確實不容易!相信很多人會懷疑15年後還會有人愛這部音樂劇嗎?不久前辦了一場小型音樂會,並邀請15年前的觀眾前來參加,可見當時吸引觀眾的魔力仍在。台灣音樂劇的風潮以本土為元素已經不稀奇了,現在的年輕觀眾應該也不稀罕了!這次再演出《四月望雨》可以思考最有價值的純質在哪裡!此次演出的製作團隊,有很多新的技術和新的舞台觀念融合再一起,諸如我們新的導演大量使用投影,讓舞台上不會那麼平面,因此立體和透視感和以前都不一樣,在台北演出也收到很多正面的訊息。

向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致敬

  這部戲不完全是以鄧雨賢的音樂作品呈現,孫文凱表示,其實主要是想對雨賢先生致敬!故事是敘述他從日本回來台灣大稻埕以後的精隨呈現;大家都以為他是台灣歌謠之父,但其實他是台灣流行樂之父;劇中只有保留雨賢先生的〈四季紅〉、〈月夜愁〉、〈望春風〉、〈雨夜花〉四首歌,除此還加上〈跳舞時代〉,共5首可說是台灣傳唱至今的名曲,其餘由藝術總監楊忠衡與知名音樂劇作曲家冉天豪聯手,依1930年代的歌謠風格,重新創作20首原創音樂;全長以華、台、客及日語發音。

《四月望雨》記者會現場四位演員演出畫面(圖/陳惠玲攝影)
《四月望雨》記者會現場四位演員演出畫面(圖/陳惠玲攝影)

  楊忠衡談到15年前想製作台灣音樂劇的回憶,他說,製作歷史劇是希望置入一點想要表達的東西,希望大家不要誤會《四月望雨》是鄧雨賢先生的老歌大會串!其實不是的!當初鄧雨賢回台灣最大的貢獻是創作台灣的新歌謠,與傳統民謠比起來,他是從日本學音樂回來的音樂家,受過巴哈、莫札特音樂的洗禮,他是從自己的文化裡面找到音樂題材,不是高高在上的,同時是個願意放下身段做音樂的人。

台灣音樂和西方音樂有什麼不同?

  楊忠衡說,他把這些精神都記錄在音樂劇裡,希望讓大家了解當時鄧雨賢為台灣做了哪些事情。諸如望春風要上國家殿堂演出是沒有通過的,鄧雨賢當時咀嚼了本土文化後,用李臨秋的詞寫成望春風的整個過程,這跟舒伯特看過哥德寫了《野玫瑰》詩作後感動地寫成樂曲,有什麼不同呢!是一模一樣啊!為什麼舒伯特的歌一定要蓋高尚!而望春風卻只能在街角唱呢!

《四月望雨》記者會現場,楊忠衡介紹四位演員。(圖/陳惠玲攝影)
《四月望雨》記者會現場,楊忠衡介紹四位演員。(圖/陳惠玲攝影)

讓更多人認識鄧雨賢

  楊忠衡指出,比較不公平的是西方古典音樂的曲目介紹都做得很好,不只聽交響曲還要研讀音樂史才能聽得進去!但台灣的歌的曲目介紹給誰看呢!我們每聽一次西方音樂就了解西方的文化,但自己的文化反而在國外聽到耳熟能詳的音樂卻會流眼淚!不知道是為什麼啊!他說,很開心很多人看這部戲!希望《四月望雨》讓大家知道鄧雨賢是什麼樣的人、什麼樣的感情!還有當時他是過什麼樣生活的人。

《四月望雨》以寫意和抒情呈現

  楊忠衡形容,就像很窮的藝術家過著波西米人的生活,望春風當時很紅!但是他們當時的生活都是小人物。這就是為什麼現在要找鄧雨賢的史料都找不到!當時這些歌很受歡迎可是同時代沒有人認為他們偉大。後來還訪談鍾肇政老師,結果在一所小學只找到了鄧雨賢唯一的史料,竟然只剩下他領薪水的一張單子。這部作品重現不是照著寫實走,概念上是在時代與音樂怎麼轉型將呈現在戲裏頭,可以看到文學藝術歌謠電影都在風行,諸如在《渭水春風》音樂劇曾詮釋了唱片,當時的台灣分了很多族群,種種的氛圍在這部戲裡,《四月望雨》是以寫意和抒情呈現。

《四月望雨》記者會現場,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(中)、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楊忠衡(右)、製作人孫文凱(左)藝術座談(圖/陳惠玲攝影)
《四月望雨》記者會現場,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(中)、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楊忠衡(右)、製作人孫文凱(左)藝術座談(圖/陳惠玲攝影)

台灣音樂劇三部曲

  音樂時代劇場製作台灣音樂劇三部曲《四月望雨》、《隔壁親家》、《渭水春風》,未來會有四部曲或五部曲嗎?楊忠衡表示,「可能不會了!」他認為每個創作者的風格或創意還是有限的,專注於做傳記和台灣本土文化,在這件事情的設計已經有三部作品了,雖然還會再作音樂劇,但不會那麼強烈專注在這件事情了。

  楊忠衡指出,完成台灣音樂劇三部曲之後,他還做了《舊情綿綿》、《少年台灣》音樂劇,其中《少年台灣》也有台灣的詮釋,但重點不再把傳統台灣的元素放到格式裡,而是比較自由一點,因此不太會稱為它是台灣音樂的第四部曲。

演員分享演出心得

  「音樂劇王子」江翊睿分享他飾演臺灣歌謠之父鄧雨賢。他說,15年前他演鄧雨賢,當時感覺太嫩了!15年後歷經人生很多事情,現在能感受到戰爭與種族的認同,好像是生活中可能會碰到的事情。

  江翊睿表示,「很幸運再次扮演這個角色,更強烈感受到鄧雨賢把台灣人的生命,對我們對生命的美好與渴求,留在音樂裡面當作一個密碼繼續流傳下去,這是超越語言、超越國度的!也是我們共同的寶藏。希望大家八月來歌劇院看我們的演出!」

  選秀節目「聲林之王」的空姐歌手賴珮如分享她飾演元祖級流行歌手純純,她形容她扮演純純這個角色後,感覺純純就像是台灣第一個蔡依林。

《四月望雨》記者會現場朱海君演出畫面(圖/陳惠玲攝影)
《四月望雨》記者會現場朱海君演出畫面(圖/陳惠玲攝影)

  金曲台語歌后朱海君分享她是飾演臺灣第一代流行女歌手愛愛,並說,《四月望雨》是她第一次演出的音樂劇,也是蠻大壓力接這部,演音樂舞台劇相較於一般的歌唱演出,是不一樣的!

  朱海君說,體驗到又演又唱又跳,還要記台詞,是一項很大的挑戰,在老師指導之下,讓她體會音樂劇需要做很多功課!而且要做足功課!這是她人生的大挑戰,關於八月到台中國家歌劇院演出,已經準備好了,等待觀眾們來看戲。

  演員陳彥廷分享他飾演陳君玉,感覺就像是介於周杰倫和方文山的角色,15年前他也是首演版的演員之一,此次挑戰是個單戀純純的角色,有蠻多的中文台詞的體驗演出。

  于浩威則分享他飾演一位日本人,飾演愛著純純的癡情角色,極大的挑戰是必須感受到對愛、對國家、對戰爭這件事!讓他花了蠻大工夫做功課,戲中還有一段要用日文讀的一封信,他竟然全背起來了,很希望大家來看這部戲。

[臉書留言]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