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偉良的財富人生:新世代的新思維—金融思維|財經

by | 8 月 17, 2022 | 品觀點-財經

大家都在抱怨房價太高,但時至今日,房子實際上已經成了一種金融產品。很多人之所以認為當今的房價是天價,那是因為房子在他們眼裡就只是房子。而如果你把房子看成一種金融產品,你就明白為什麼房價在一路飆升了。

未來的每一件物品、每一項服務、每一個企業,都可以變成一個金融商品,然後對其進行金融操作。比如電影的金融化,當你在看電影時,別人卻在看票房。

什麼是金融運作?就是推動資金流入最有效率的國家和地區、最有效率的產業、最有效率的企業、最有效率的專案、最有效率的個人,從而實現資本的增值和擴張。

世界正在全面金融化。今後一定要讓自己的資產通過併購、基金、投資、入股、買殼上市迅速滾動起來。這一輪資產的金融化,在泡沫破滅之前就是下一輪紅利!

工具箱意識

亦即:你的房子、車子、股票、工資等等都是你的金融工具,你的目的不是徹底擁有他們,而是利用他們。你要通過更新、轉換、與贖回去實現增值,然後推高自己的財富高度,從而可以配置更多資源。 金融的本質就是錢如何生錢。錢不是萬惡之源,錢只是可以將一切量化。資產可以量化,思維可以量化,生命可以量化,感情可以量化,甚至時間都可以量化。萬物皆為我所用,萬物皆不為我所有。一切有形資產都是身外之物,你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思想、格局才是自己的。

為了配置更大、更多、更遠的資源,你還需要明白槓桿原理。

槓桿原理

給我一個支點,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!這是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的傳世名言,意思是無論是一個重量多麼大的物體,只要我的槓桿夠長,我就可以撬動它。槓桿原理是一項非常聰明的發明,我們完全撬動超出自己“力量”範圍之外的東西。

沒有槓桿就沒有金融。一切金融創新的本質都是平穩的把槓桿放大,甚至隱形槓桿。不付全款只付頭期款,不付頭期款而只是「湊」頭期款,這些都是在加大槓桿。放大槓桿不難,難的是槓桿級數要和你的掌控性匹配,否則就會失控。非法集資、擔保等因資金鍊斷裂而倒閉的事件、以及網際網路金融屢屢爆出的失聯、跑路事件都是因槓桿而起,因此一切金融危機的本質就是槓桿的失控!

就是以信用為支點、設計一個風險可控的槓桿,去撬動和配置遠方資源的制度

四種角色

金融的本質就是錢生錢,這種邏輯將世界變成四種角色:

第一種角色:我有錢,我需要把錢變成更多的錢。(資本家)

第二種角色:我沒有錢,我可以幫有錢人把錢變成更多錢。(銀行等機構)

第三種角色:我沒有錢,但我的想法可以變成錢(創業者)

第四種角色:誰給我錢,我就幫他賺錢(打工者)

因此,金融是天使,因為它可以幫助需要錢的人弄到錢;金融也是魔鬼,因為讓有錢的人更加有錢。 所以金融說穿了就是:為有錢人理財,為缺錢人融資。然後以增值為目標、以槓桿為手段、以信用為基石,以邊界為風險。金融的本質就是增值、信用、槓桿、風險、這四個詞的相互作用,從而形成大的運作系統。這裡信用格外重要,因為信用是槓桿的基礎,你有信用,我才槓桿。沒有信用也沒有金融,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,是金融的生命線

下面的小故事告訴你金融思維與資本思維

有個商人到了一個山村,村子後山全是猴子,商人說,我買猴子,100元一隻,村民不知真假,試著抓了一隻,商人果然給了100元,於是全村人去抓,這比種地合算多了。

很快商人買了2000多隻猴子,山上猴子不多了。商人出價200元一隻,村民見猴價翻番,又去抓,山上猴子基本抓完了。商人出價300元一隻,村民只抓到最後一隻老猴子。這時商人出價500元一隻,山上一隻猴子也沒有了,三千多隻猴子全在商人這兒。

這天,商人有事回城,他的助手對村民們說,我把猴子300元一隻賣給你們,等商人回來,你們500元再賣給商人,你們就發財了。村民瘋了一般,把鍋砸了賣鐵,湊夠錢,將三千多隻猴子全買了回去。

助手帶著錢走了,商人再也沒有回來。村民等了很久很久,他們堅信商人會回來500元買他們的猴子,終於有人等不及了,猴子整天打架鬧事,還要吃香蕉,這有費用啊,又把猴子放回了山上,山上仍然到處是猴子。

半年後,商人總算回來了,說是大病了一場,還惦記著500元買猴子。村民們感嘆商人信守承諾,自認倒霉。商人說,你們趁我不在,合夥把我的猴子放了,結果被別人坑了。我們都是受害者,這樣吧,我說話算數,猴子還是500元一隻,先前誰買的還是誰的,我先記個帳。離這兒不遠有個島,島上有很多椰子樹,你們訓練猴子上樹砍椰子,5毛一個,一隻猴子一天可以砍100個,100只猴子一天可以賺500元,一年賺18萬,是種地的18倍,幹不幹?!

壞事也能變好事,村民們高興了。商人又說道,我這是個旅遊區,很多遊客,你們訓練猴子表演,園區門票和服務收費我們五五開。廣東客人喜歡吃猴腦,定價500元一隻,老猴子和不幹活的一律賣猴腦,毛皮歸我。

又是好事,村民們沸騰了。商人繼續說,要不我成立人力資源管理公司,你們加入進來,猴子還是你們的猴子,採取託管方式吧,你們管好就行了。

沒得說,村民們紛紛加入。商人一個子沒掏,組建了由五百多人、三千多隻猴子組成的採椰子和帶表演性質的企業團隊。

商人跑到島上,跟村民們說,椰子樹太高了,據我所知,你們每年都要請人上樹摘椰子,摘一個椰子成本是一元,萬一死一個人你們得全部賠進去,風險太高了。要不這樣,你們把椰子樹全部承包給我,由我去摘,罐裝成椰子汁,我的椰子汁市場價7元一瓶,椰子市場價3元一個,我用1瓶椰子汁換3個椰子。

村民們算帳,3個椰子9元,刨去採摘費3元只有6元,採摘有風險,賣不出去也會變質,現在換成價值7元的椰子汁,村民要做的就是點清椰子樹上的數量,當然划算啦。商人暗暗也算了一筆帳,每個椰子至少罐裝5瓶,3個椰子罐裝15瓶,每瓶7元,銷售價105元,成本7元+採摘費1.5元=8.5元(椰子7元/瓶也有利潤),原材料成本只佔不到8%,椰子肉可以喂猴子,椰子殼做成工藝品,賣給遊客,椰子仁還能榨油……

商人接著說,換的椰子汁,大家可以搬回去喝,喝不完的可以委託統一銷售,每年底結帳,賣不完仍然歸大家,也可以幫忙賣。要不這樣吧,我們成立專業合作社,大家以椰子樹林入股,採取「公司+專業合作社+農戶+椰子樹」形式。商人沒掏一個銀子,得到了島上所有村民的支援,這個島有100多萬畝椰子林,年產值超過五十億。

商人又去找PE說,我有個椰子產業區,有100多萬畝基地,有3000多隻猴子軍團幹活,能幫我上市嗎?PE馬上合計:椰子樹可以再生,100萬畝基地,加工出來年產值就是100億呀,這是產、供、銷、科、工、貿全產業鏈覆蓋,可以塑造生態圈經濟!用猴子砍椰子,這不是環保旅遊觀光園嗎!島邊有椰子樹林、有碧海藍天、有大把遊客,天然的旅遊地產專案,暴利!一上市,還不炒上天。太好了,我們就要這樣的題材。

商人又說了,能不能幫我設計上市,組建團隊,你們喝椰子汁、海景房我全包了,另外給10%戰略持股。雙方討價還價,椰子林100萬畝作價2000元/畝,商人持股20%(專業合作社最大持股)折算4億,商人轉讓10%,進帳4000萬。商人猴子軍團不作價,PE服務團隊也不作價,大家直奔上市目標,合作萬歲。

商人又去找電視臺,正好有個新節目正在籌設,3月份開播。商人果斷說,第一年廣告費1000萬我全包下來,先預付100萬定金,後面按進度付款。條件是:節目主持人必須到現場去體驗,配合與當地政府對接和地方媒體炒作。

商人拉著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去找政府,提出打造萬畝“椰子生態旅遊觀光生態圈產業園”,要求徵地1萬畝,憑著上市、電視臺、旅遊觀光等題材,帶動10萬農民致富,年產值100億,都是政府感興趣的。政府立馬承諾,徵1萬畝綜合用地(工業用地70%、商業用地10%、住宅用地20%),政府還配合造勢,每年開展一次“椰子文化節”。

3年後這個公司果然上市了,併成為中國著名的椰樹品牌集團。這個商人,用信用思維炒猴子,用金融思維做平臺。

這個故事發生在海南島。

一、任何偉大的成功首先是規劃藍圖的成功。規劃可不就是講故事嗎?所以做營銷、做老闆、做金融都要會講故事,打比方。

二、規劃也是整合資源。這個世界分為三種人,一是擁有資源的人;二是整合資源的人;三是消費資源的人。擁有多少資源並不重要,能夠整合多少才是最重要的。所以我們必須有一雙發現價值的慧眼,也許肉眼看到的都是假相,到處是陷阱,而價值的真相就掩藏在前後。生意是外地人做的,並不是外地人有多高明,而是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,認識的角度和思維變了,外地人容易發現價值和商機。

三、規劃整合其實是把殘存思想意識中的記憶碎片串起來,人們不會看到腦海裡沒有預存的東西。所以我們必須大量預存,這就是學習的力量。學習力產生知識力,知識力產生創造力。金融思維=偉大的價值創造力

四、猴子故事的前半部分,屬於典型的資本思維,起心不善就會墮入魔道。後半部分轉為金融思維,故事講圓了,造就了偉大的企業家和金融家。成魔成佛就在出發點的不同。

五、如果非要把金融思維分個檔次的話。

起步階段:藍帶思維(資本思維),定位在資本搬運工;

小成階段:黃帶思維(央行式思維),資本蓄水池、小系統和小迴圈;

大成階段:系簇思維(首富思維),資本存量放大、渠道放大、股權放大,現金流+通道+產權,梯級收放自如;

導師階段:當量思維(國家思維),發行基礎貨幣,調配社會財富,操縱國際資本;

宗師階段:無極思維(金融無邊界思維)。

營管博士/企管博士/法學博士 胡偉良

作者的文章有憑(依現狀事實探索本質真相)、有據(有理論根據,不胡說八道),不譁衆取寵,也不爭取流量。作者雖是建商,但卻沒有餘屋,因此更從不需為銷售煩惱,反而因為身在產業內,而能實事求是,不誤判、錯判。為了說淸事情,作者文章經常稍長,因此,只想閲讀「爽」文,取得一時之快的,建議可以略過不讀,以免浪費時間。反之,對於真的想掌握房地脈動的,作者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,僅此一家,別無分號。

 

【往下看更多】
品觀點│關注大魔王-殖利率曲線與QT (Quantitative Tightening )|財經
品觀點|布局美元不吃虧 留意航空觀光解封概念股|股市
品觀點|少子化和高房價所得比下,為什麼房價不會跌?|財經
品觀點│台灣勞參率四小龍殿底 在職勞工不到800萬│產經

[臉書留言]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