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可為台灣銀行業創造360至600億額外利潤!麥肯錫調查報告揭密 管國霖這樣說

by | 5 月 27, 2024 | 品觀點-財經

麥肯錫公司今天發布了《2024年麥肯錫台灣銀行業生成式人工智慧調查報告》,揭示了生成式人工智慧(Gen AI )在台灣銀行業的發展進程及應用範圍,根據麥肯錫公司對台灣15家領先銀行近40位高階主管的調查,Gen AI將能顯著降低成本、提升業務收入及客戶體驗,每年將為台灣銀行業創造的360至600億台幣的額外利潤。

「生成式AI是銀行業者必贏之仗!」麥肯錫亞洲資深顧問管國霖(Victor Kuan)強調,如果銀行作不到好服務,客戶會移走。他強調,生成式AI 有機會為全球銀行業創造營業利潤9%-15%,這是巨大的數字,「未來發展會比你想像,來得還快」。

管國霖曾任花旗(台灣)銀行董事長,對於國內外金融業相當熟悉,他表示,金融業這20年來的變化,從過去的財務工程,到科技金融,再到智慧金融時代已經來到,生成式AI可以做到大規模個人化,過去簡單把客戶分群的時代已經過去,未來將是「百萬客戶,百萬面貌」,會有服務的改變,舉例來說,理專如果要製作客戶的投資建議報告,過去可能要1-2個鐘頭,如今透過AI,可能只需要2-3分鐘。

管國霖強調,生成式AI是商業模式的改變,是決心跟耐心的過程,且不是技術轉型,不應該只把交給資訊部門,而是業務主管應該積極主導,與科技主管在優先應用的業務領域,達成共識。

▼圖說: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夥人鐘惠馨(圖左二)、麥肯錫亞洲資深顧問管國霖(圖右二)、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譚宏(圖右一)、麥肯錫副董事合夥人徐海超(圖左一)。(圖/記者李錦奇攝影)

至於生成式AI是否會帶來銀行業從業人員失業?管國霖表示,大家不需過度悲觀,據統計,15%公司覺得雇用員工數會增加,3成認為會差不多,整體來說,工作職缺總數會持平,職務結構可能改變,某些簡單的工作,可能會被取代,但這些工作還是可以轉型,舉例來說,客服如果要轉當理專,未來透過AI協助,可以快速提升能力,所以要思考的,不是可能會失業,很多工作還是需要真人去服務客戶。

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夥人鐘惠馨(Violet Chung)也指出,銀行業者需要的可能是有協調能力或判斷能力的人才,AI沒有回頭路,改變已經發生,會越來越快,銀行業者如何找到新模式,是重要的。

麥肯錫此次主要調查結果摘要如下:
●潛在價值創造:
全球行業每年可能因採用 GenAI 而創造2000至3400億美元的潛在價值,估全球銀行利潤的9%~15%。在台灣,預計每年為銀行業新增360至600億台幣的利潤。

●銀行已開始嘗試應用但尚未規模化:
調查顯示,台灣已經有75%的銀行,開始應用並採取不同規模的試點,但僅不到10%的業者達到規模化應用的狀態。

多數銀行(63%)估計需要1至3年發展時間,但也有近4成業者樂觀估計,未來一年即可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。

業者普遍認為,生成式AI短期帶來的價值,主要是降低營運成本、提升業務收入、強化品牌形象。

目前主要實際應用領域為營運與服務(79%),行銷活動(66%),IT開發(52%)。

至於對哪一個業務幫助最大?主要是財富管理(66%),以及個人授信(43%)等領域。

●資源投入仍須提升已支持策略發展:
近半數的受訪銀行已經在 2024年明確編列GenAI的專門預算,平均為1億元,前30%的領先銀行已編列了5千萬至3億元不等的預算,支持GenAI基礎設施、人才招聘及相關技術的發展。

●仍缺乏規模化發展所需能力:
雖然GenAI應用前景可期且價值巨大,但規模化應用仍將是重大挑戰。規模化發展所需六大能力中,業者在IT架構、數據治理、風險管理及變革管理等能力仍普遍不足

●期待外部法規及技術環境持續優化:
展望未來,業者期待外部的法規與技術環境能進一步完善,以降低試錯成本。

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夥人鐘惠馨(Violet Chung)表示:「透過協助國內外銀行推動GenAI,我們觀察到銀行業對GenAI的高度期望,随著銀行不斷發展GenAI應用,我們預期可以看到更多領域的廣泛應用,甚至是業務模式的創新。」

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譚宏(Charles Tan)補充,ChatGPT去年剛發表,大家都很震驚,但當時還只有簡單的介面,如今快速發展,有如長了耳朵跟眼睛,很像人一樣的觀察分析,但實現規模化應用GenAI的旅程並不容易,需要長期的持續投入及業務模式變革,能夠成功規模化應用的銀行,將在日益數位化的金融環境中獲得巨大的競爭優勢。

此次調查方法是透過問卷調查,對台灣超過15家商業銀行的高階主管進行調查,這些銀行具有相當的代表性,其加總淨收入估了台灣銀行業總收入約70%,受訪者涵蓋了董事長、總經理、個金/法金的業務負責人、資訊長、策略長等職位。

麥肯錫是全球知名的管理顧問公司,足跡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,深耕台灣市場超過30年,主要業務是幫助金融機構改善管理能力和提升競爭力,包括定期發佈相關的研究報告和白皮書,並透過各種高峰會和論壇與行業領導者保持緊密互動。

[臉書留言]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