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威傳媒記者林志毅/台北市報導】
以積極培育台灣視障音樂人才為核心理念,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(簡稱:北視家協)於今年初正式成立「EyeMusic音樂發展中心」,為視障音樂人打造一處友愛又完整的音樂學習空間。
6月起,北視家協開啟「視障音樂人才培訓計劃」,力邀到楊嘉、馬毓芬、陳美威、何厚華、馬世芳、洪敬堯、羅文裕、袁永興、江力平、王俊傑、毛恩足、李天行、羅文謙等多位知名音樂人擔任課程師資,協助視障學員進行共200小時的音樂培訓。今(10)日北視家協特別舉辦「EyeMusic+成果發表音樂會」,邀請9位視障學員將短短15週努力創作的音樂作品,完整呈現給大家欣賞。




座落在台北市中山區的EyeMusic音樂發展中心,內建完整的軟硬體設備及空間,除了音樂製作外,行銷企劃、人才培育以及資訊全方位亦可同步串連整合,成為視障音樂與表演藝術的孕育發展中心。今年6月,在文化部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下,北視家協邀請到多位知名音樂人為楊玉凡、沈彥霖、陸羿丞、鍾方晨、廖翊婷、鄭竹君、江尉綺、王嬿甯、劉子瑜等9位視障學員進行音樂培訓,從作詞、作曲到編曲,皆在短短200小時的課程中完成。
今日蒞臨「EyeMusic+成果發表音樂會」的貴賓雲集,不但邀請到政務委員張景森、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局長徐宜君、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、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公共事務暨行銷總處負責人陳穎勳,還有資深音樂人楊嘉老師、馬毓芬老師、何厚華老師,以及多間友好NPO組織、企業民間單位代表,一同見證這群視障音樂人所展現出來不可限量的未來。
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總幹事王晴紋分享,這些視障的孩子突破身體的限制,經過15週的培訓,他們展現的音樂創作能力令許多音樂老師們驚艷不已。部分老師授課前曾擔心視障音樂人會因看不見,只能利用「聽覺」吸收課程內容效果有限或反應沈默,沒想到這些孩子們對於知識的追求非常踴躍且專注認真,出乎老師們的眼界。如同何厚華老師於課程結束後在社群媒體所分享的:「或許生命對他們不公平。比起一般學生。卻更加懂得珍惜可以學習的機會。」
對這群可愛的視障音樂人來說,能夠參與這個「視障音樂人才培訓計劃」他們感到非常的興奮與開心。原本只能從電視或廣播上聽過的大師,卻出現在課堂上與他們分享流行音樂產業的各個觸角,因此非常努力的想要把握機會學習。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們也很享受,能夠從演出別人的作品到演出自己的創作作品,對視障音樂人來說,是一個蠻大的突破!




「視障音樂人才培訓計劃」共同主持人李天行資深錄音師從一路課程與創作上的觀察,他驚訝的發現,這些視障音樂人的作詞作曲速度非常迅速,且大致皆能夠精準掌握到創作的基本架構,或許是因為他們本來就習慣透過聆聽跟述說來溝通,加上先天的天賦與後天的努力,因此他們在聲音跟詞彙上的應用非常熟練。
視障者具有聽覺感官優勢及對音樂懷有熱情,近年來許多視障者具備完善的音樂基礎,卻只能從事零星的音樂表演活動,或擔任街頭藝人,除了經濟收入不穩定外,亦窄化了其職涯的發展。因此,北視家協成立的「EyeMusic音樂發展中心」,就是為了協助視障者培養音樂產業相關職能,強化職場適應能力,希望能為視障者開拓更寬廣、與音樂相關之多元職涯探索及發展的機會,同時希冀各界能夠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與鼓勵。(相片提供:北視家協)
[臉書留言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