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屆信誼兒童動畫獎揭曉

by | 12 月 17, 2023 | 生活

【威傳媒記者蘇松濤報導】

  第15屆「信誼兒童動畫獎」(12/16)揭曉。《52赫茲女孩奇幻日記》以及《遶境了來吃西瓜》兩部作品,自109部小學生作品中脫穎而出,抱走兒童組特優大獎。法國導演以《To Be Sisters》從102個不同國家的1,529件作品激烈競爭中,獨占鰲頭,贏得專業組首獎。台灣作品《泅 Set Sail》用客語呈現跨世代的情感連結,獲得評審特選獎。

文化部徐宜君次長(左)、信誼基金會張杏如董事長(右)頒發專業組佳作Corvine,加拿大駐台代表領獎
文化部徐宜君次長(左)、信誼基金會張杏如董事長(右)頒發專業組佳作Corvine,加拿大駐台代表領獎

  百忙中抽空到場向小導演們道賀的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致詞時表示,優秀人才都是從最基礎的教育開始,動畫獎能夠在信誼基金會舉辦了15屆,特別是從108年開始增設的以兒童動畫創作組,這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,是給孩子一個非常好、可以展示各種創意的平台。我相信在未來,會有非常多的優秀動畫人才從這裡開始,不斷的再延展。多年來總是到場嘉勉大小導演們的文化部徐宜君常務次長,特別感佩信誼基金會15年來始終支持這樣的獎項,從出版到對人文的關懷,真的非常不容易,所以每一年這個時間,都和教育部的夥伴們一起帶著感謝的心,感謝信誼能夠一直支持出版、文化和動畫,特別是在培養人才這方面的用心。

法國導演《To Be Sisters》清新脫俗的作品搭配節奏多變的曲子,在1529件作品中獨占鰲頭獲首獎(信誼提供)
法國導演《To Be Sisters》清新脫俗的作品搭配節奏多變的曲子,在1529件作品中獨占鰲頭獲首獎(信誼提供)

國際參賽作品再創新高,創作呼應世界脈動

 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表示,「信誼兒童動畫獎」自2009年創設以來,獎項從最初設立於信誼幼兒文學獎平台下,逐步獨立、擴大徵獎,成為一個國際動畫創作者競逐的平台。今年是專業組獎項自2014年從台灣拓展到國際徵獎的第10年,國際參賽作品從第一年的98件,到今年的1,437件,年年創新高,參賽團隊也從動畫發展成熟的歐美國家,擴展到今年102個國家作品參賽,2023年勝出作品,更擴及愛沙尼亞、伊朗、阿根廷等國家,彰顯了全球創作者對信誼兒童動畫獎的創作動能。十年來,隨著疫情、戰爭與環境變化,從歷屆獲獎作品最多次出現的環境議題,可以窺見,創作者有感於極端氣候與環境危機,從氣候變遷、缺水危機、環境污染、頻臨絕種生物、生態保育等面向,流露對自然真切的關懷,對環境永續的期望。近年作品出現的戰爭、移民、生命教育等議題,對孩子情緒覺察的投以關注,在自我認同的議題上有所發揮,無一不反映了時代的變化。

台藝大學生畢業作品《泅Set Sail》以獨特的本土美學獲評審青睞頒予特選獎(信誼提供)
台藝大學生畢業作品《泅Set Sail》以獨特的本土美學獲評審青睞頒予特選獎(信誼提供)

兒童創作展現生活所思所感,勇敢表達自我

  今年是兒童創作組徵獎邁入的第五個年頭。來自全台灣各地孩童的作品,創作主題涵蓋了部落文化、鄉土風俗、校園記事、家庭生活親子情誼、天馬行空的冒險以及現代兒童的幽默想像;有感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,環境保育的創作主題,更是年年出現在作品裡;而疫情期間,師生更排除種種困難,持續不斷的創作,因此看見線上上課、防疫生活、同學輪流確診的觀察與感觸。這五年,欣見孩童的拍攝手法逐年多元豐富,說故事的方式也從生活中「有感覺」動人片段,漸漸表現在自我覺察、認同的內在感知和與外在環境對話上。動畫教育不僅啟發了孩子對生活的感受力,環境變化的感知性,也激發了孩子對文化與創意的熱情,落實了新課綱跨領域合作學習,共學、共好的真諦。感謝這五年來,熱心推動動畫的老師們,在校長的支持下,將動畫教育延伸擴散到更多小學,跨校際的作品合作、跨年齡的提攜分享,隨著小導演年齡分布漸廣,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展現的手法各異其趣,也看見了許多混齡共創、運用多元媒材創作的亮點與驚喜,為動畫教育中集體創作的特性展開許多可能性。未來信誼將持續推動、落實師資培育,分享動畫教學資源,以行動幫助更多老師引領孩子創作、成長。

兒童組五部優勝作品,常勝軍爭鋒

  由資深動畫推廣老師張淑滿指導的《遶境了來吃西瓜》,拙趣的逐格動作中以及童言童語的聲音,展現出兒童動畫中最純潔的視覺語彙,故事敘事以孩子的視角闡述台灣民間媽祖信仰繞境文化,一句「來喔來喔!來吃西瓜」更道盡台灣人民真切互助的人情味,而小朋友虔誠地創作,似乎也得媽祖的保佑獲得了特優。

  另一部特優作品是常勝軍國北教大附小的作品《52赫茲女孩奇幻日記》。以獨白口吻、第一人稱自述如同52赫茲鯨魚孤獨地徘徊,讓人感受到青春前期對同儕壓力和親子衝突的善感,在追尋個人價值中學習自我肯定、告別孤獨的心境轉折;媒材使用來自台灣土地上不同質感的樹皮,新穎的表現擄獲評審的眼睛。

信誼兒童動畫獎兒童創作組由教育部潘文忠部長、信誼張杏如董事長、何壽川創會董事長共同揭曉又有15組優秀小導演站上舞台
信誼兒童動畫獎兒童創作組由教育部潘文忠部長、信誼張杏如董事長、何壽川創會董事長共同揭曉又有15組優秀小導演站上舞台

  三部優選作品分別是: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小學優選作品《鯨碳連「憐」》,藉由抹香鯨從生到死的一生,探究海洋塑膠垃圾汙染的生態災難;宜蘭縣竹林國小《31107之謎》以男童第一人稱的自述,抱怨生活中常被母親叨唸,卻因一支神奇手錶,進而懂得同理母親辛苦的奇幻經驗,原來「31107」是「LOVE」的倒寫呀;木子禾親子共學《五月五》以端午習俗為題,不流於概說以腳色引出內容,善用毛線、棉花、皺紋紙、塑膠、黏土等多種媒材,豐富畫面的視覺變化。

  兒童組五部佳作,分別由首次參賽的台東縣初來國小《矮》、臺中市龍港國民小學《我心裡的小怪物》、阿尼馬動畫工作室《老外帶你遶境去》、苗栗縣建功國小陳煒婷同學《高山嬌椒者 山椒魚》、高雄市中崙國小和新北市金龍國小三位同學高加恩、昌欣晨、昌欣悅的跨校合作創作短片《Fangcalay美好的一天》等獲得。

台灣作品《泅 Set Sail》用客語呈現跨世代的情感連結

  由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李若禔、陳研陵、黃鈺婷、王葦如、陳亭秀合力完成的畢業作品《泅 Set Sail》,在專業組上千件作品進入決選前十名,最終獲得Special Mention(評審特選獎)的肯定。導演李若禔以孫女視角、搭配客語口白描寫過往回憶,屢帶出阿公在不同年代為家庭做出的犧牲選擇,凸顯阿公無私的愛與奉獻,種種情節也將台灣社會的變遷發展融入了故事畫面中,讓這部動畫片形成一幅描繪台灣歷史變遷的畫卷。

法國動畫兩部獲獎,《To Be Sisters》奪專業組首獎

  今年專業組首獎《To Be Sisters》和佳作《A Journey with my Dad》兩部都來自法國短片,故事背景雖有沉重之處,前者妹妹有肌無力症的肢障問題,後者則是父親的戰爭創傷陰影;但創作團隊不約而同,以相對簡約的留白美術畫風,毫不含糊的動作表演,不落哀傷,清楚傳達給兒童儘管不甚「了解」,卻能由衷「接納」的同理心,兩部實屬感動人心的上乘佳作,但在動畫技術上《To Be Sisters》以2D的技術達到幾近3D的詮釋效果,更受評審團肯定。
愛沙尼亞佳作作品《The Mystery of Missing Socks》原於一件平凡的尋找襪子事件,卻發展成一段「襪子產下蛋」、小男孩奮不顧身保護襪子全家的奇幻冒險歷程。加拿大佳作作品《Corvine》由男孩主角模仿烏鴉帶出入學的不適應和遭霸凌的處境,輕巧地傳達出「適性揚才、讓天賦自由」的題旨。

  五部「Special Mention」評審特選獎作品,除了台灣作品《泅 Set Sail》之外,還包括阿根廷《La Calesita》、伊朗《Our Uniform》、丹麥《The Swineherd》、捷克《The Goose》。

圖片提供:信誼基金會

[臉書留言]

-